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Coursera 秦始皇─第四講:秦始皇的一生,歷史文獻中的秦始皇(二),筆記與心得


課程內容

本週內容自秦始皇 28年「封禪泰山」,
至秦始皇 37年「祕不發喪、詐為遺詔」止。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了「秦始皇 30年 (西元前 217年),無事。」
本紀體只記天下大事。
秦一統天下後,統一度量衡、出巡、求仙、博浪沙遇刺...年年有事。
難得無事反而「異常」,算大事,該大書特書。

之後,微服出巡首都咸陽,遇盜賊見窘。
攻打百越、設郡縣、修直道、建阿房宮、焚書、阬儒,
最後於第五次出巡中亡故,所信者李斯串謀趙高,矯詔立胡亥為二世。


辨析與省思(最重點節選)

這堂課裡能思辨並反覆再三驚嚇的內容不少。只能選重點。


秦雖一統天下,但興土木、建陵墓、修直道、衛北戌、伐百越、求仙藥...
並未與民休息。上列諸項均需大量人力。

在嚴法、煩勞與基本生活條件未改善情況下,
暴動從時有所聞逐漸演變為首都群盜,民眾甚至吃不起米。

聰明如秦始皇,會不知道嗎?
只是面對現實與否的選擇。

不面對現實,就像掩耳盜鈴。其他人也都知道的,就是自欺。
面對現實,認清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活在幻想與美夢之中,比較開心。
但事情只會越來越糟。
只是,真實面對自己,非常痛苦,不是人人都能承受得住。
位越高、權越重,越不能忍受「現實不如預期的美好順利」。

但,即使刻石頌德、傳唱功業,也求不得心安。

統治天下的人不一定有能力讓百姓安居樂業。
這聽來雖然詭異,但一直重演。
有心無力其實是相當讓人懼怖的情況。
不是不想做,但可能沒資源、沒方法、沒方向、沒幫手。

而事情的生成與演變,即使在事前已設想過、已多加提防,
有時又恰恰弔詭的往最不想遇見的景況發展。
(例:求仙藥吃死的唐太宗、覺得唐太宗治家不嚴的康熙)。

又或許,在上位者並不把人民視為人民?
有心無力讓人感嘆。
但,無心又有力則更是驚悚。
不管民主與否,均無可解。


歷史的對象就是人,不用把人看得太高或太低。
人,都是有人性的。不用過份神化或醜化,才能有機會貼近彼時彼思。


說到人性,觀周青成面諛始皇段有感。
抓住對方愛聽的話。
這不只是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實質是一種對付手段。
當別人知道如何對付你時,該怎麼辦?
當全世界都聯手對付你時,又要怎麼辦?
還是早就覺得全世界都在對付你,所以總是先下手(殺)為強?
又,這種讓人舒服開心的對付者,又捨得下手處理嗎?

這大概也是古今相同的大哉問:問題非常相似,但解法不盡相同。

同朝淳于越一番話,則差點被釘在牆上。
一次罵兩個:諛人者與被諛者。
在當時,婉言都不見得聽,實言沒人頭落地已是萬幸。

反思:聽不見真話,人就無法自救。
如何把不中聽的話聽進去,這是一輩子的修煉。
如何把不中聽的話講得好聽,這是必須要會的技巧。

現實不會因為自欺而變好。必須在「一時」內,把事態扭轉變好。


最末,李斯趙高胡亥聯手,讓人不自覺想到內部控制。
多人串謀舞弊,讓原本的設計、控制、管理機制,脆弱到可以輕易折斷。
懲罰僅為事後之儆醒、但問題與破壞均已發生。
若無懲處,則更無所謂而任意為之。

其餘見微知著、欲壑難填,等作業題目再併寫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