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閱讀心得) 秦謎:秦始皇的祕密

《秦謎》是 Coursera 秦始皇課程參考書目其一。
還沒看《秦崩》、《秦亡》,不太確定先後順序是否造成影響。


先講結論:

是個「丟出問題、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過程。


看到那些問題,會有『啊真的沒想過』的驚奇 (駑鈍者 TwT)
以被刻意抹除的問題、以親族血緣、時間軸、集團利害交互驗證,
及更親近人性的面向,試著還原並重新建構那個年代的紛亂與原因。

因個人非考據專業,無法辨識真偽。
但假說是持平且合情合理的。值得一讀。
在「以後來發現的佐證均為真」的前提下,看本書會非常有趣。

立論慢慢延伸,點與點間如有發光的細線,緩慢但密實的互相串連。
也像散落的拼塊,被從不同角落翻出來,接連延續,慢慢顯現輪廓。
不論是驗證假設、或是以結果齊集證據,都能看見努力與積累。

失落的訊息,因應時代與環境變遷,是現代人易於輕忽的項目。
想起紅樓夢歐麗娟老師說的「讀者之難」:
不在那個環境,易以現況臆測過去,無法真實理解當代。



簡記心得:

1. 對現有重量級資訊的懷疑 (如史記) 值得肯定 (不盲信一家言)。
    惟虛擬「歷史法庭」做為判勝敗的平台,此舉指責多於證明立論與佐證真相。
    (在下最不喜這部分的評論與用詞。)

2. 資料從哪裡來?資料是否為真?
    即便有資訊源、有真實可用資料,解讀是否合理?是否有據?是否偏狹?
    現代取得資料的便利性 (包括開挖出土),是否能對以往的不便利性寬容?
 
3. 當某些訊息被刻意全面抹去時,不是難以查找。是根本禁止。
    資訊能自由表達、自由流通,是非常珍貴的權利。

4. 當別人不想讓你知道時,即使你用盡各種方法挖掘資料,你仍可能無法知道。
    "You are not authorized."

5. 所謂用盡各種方法,遠比現在 data mining 還廣泛。
    尋找、詢問、實地訪查、交互比對 (cross reference)、邏輯判斷、剔除訛誤。
    再檢視資料的意義與資料間的關連。

6. 即使以血緣親族為自己人的集團,仍可因利害被權衡取捨。
    非自己人的外人,隨時保持基本警覺,是必要的。

==============================================================

閱讀心得基礎 (前置任務):
1. 上過 Coursera 史記(一)。
2. 看過《秦始皇: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
3. 看過《帝國掘起: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 2》。
4. 看過史記原文部分章節:秦始皇本紀、范睢蔡澤列傳...等。


其實能在脫離考試限制後,重新以不同角度接觸歷史,是很有趣的事。
以前歷史課,只是為了考試、記特定的答案,不需要有疑問。
出社會有些歷練後,有幸跟到呂世浩教授的課。
是「藉由提問、砍掉重練」的過程。

以前不需要提問。
以前不覺得那些是問題。
就算是問題,又怎樣?(自思無解的自設斷點)

為什麼不問?
為什麼不疑?
不奇怪嗎?不好奇嗎?
合理嗎?可接受嗎?
如果不合理不可接受,是否有其他可能?不同方向?

就像小時候聽看說講,都不覺得奇怪。
但長大後重新看格林童話,幾乎每則都不合理不科學兒童不宜。

再回過頭來看查翻找,
當故事也罷、當借鏡也好、作演練也行,
都是從前車之鑑、歷史之塵中,汲取參照或許可用的方法。

Enjoy thinking.

2 則留言:

  1. 在羅輯思維看過這本書的介紹,非常有意思的觀點!

    回覆刪除
  2. 羅輯思維那邊也是個大寶庫啊,那種說書模式讓人在歡樂狀態閱聽歷史,羅胖還常常推坑(狀態顯示為已買未讀 XP)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