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Coursera 秦始皇─第一講:前言,筆記與行動

課間內容以普通字表示。
課間心得、連結及延伸行動,以底線標記。

============================課間筆記============================

為什麼要上這門課?開課、聽課等行為,均有其目的。
若沒有目的、好處、效用,那你做它幹嘛?
(想到魯迅:「浪費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是慢性自殺。」)

人文學科是沒有標準答案、全對或全錯的。
只有「好」和「更好」的分別。
人生也是。
(和考 CIA 時類似:少數題目的答案內容全對,得從裡面選出最好的。
 是的。不是複選。必須判斷「在這個情境下的最佳解方」。)
(行動:決策或選擇前,務必再問自己:這樣的選擇真的是最好的嗎?
 確認了再行動,行動了就無需後悔。)


大學生 → 學「生」 → 學生存 → 如何學?
目的必然推衍出相應的問句。
如何活下去?活得好?活出衷心所願的人生?再往外擴大範圍。
(是由親到疏、由近到遠、共好的概念。)
透過題出問題。思辨。
得會問對的問題、問好的問題。有好的問題,也不一定能有好的答案。

西方學問:重方法 取徑。
東方學問:重工夫 層次。

學歷史的第一個用處,是「啟發智慧」。(另兩個待下回分解。)
歷史有強烈的實用性。
對過去的事件:稽其興壞成敗之理。
近代教育以工匠概念訓練專才,故在短期內以灌輸法授以知識。
無法做到長期細緻的思辨式教育。
思辨是智慧的開端。
人們應是知識的主人,而非知識的奴隸。

如果不是為了有用而學,就只會流於應付。(自我要求的程度,騙不了自己。)
不斷拿書中的道理和自己的生命互為印證,這樣讀書、讀歷史才會有用。

讀歷史之法:
在事件的重要決擇、重要關頭時,掩卷試思。
「如果我是他,我要怎麼做?」
想好後,再打開書本,看他/他們怎麼做?結果如何?
自己的決策與他們有什麼差異?
孤證不力,茲舉用此讀書法名人:宋朝呂祖謙、清朝左宗棠。

歷史是磨刀石。用來磨利腦中那把叫「智慧」的刀。
磨刀石不能為你披荊斬棘,智慧之刀才可以。

經典史例:圯上納履 (張良vs老父)
(1) 忍:要嘛就別忍,要嘛就一忍到底。
(2) 先:什麼是先?相對的先?絕對的先?不後?
       先發制人、後發受制於人。先手 vs 後手。

老父直墜其履於圯下,是老父欲驚張良,張良不驚。
張良長跪履老父,是張良欲驚老父,老父不驚。
老父以足受笑而去,是老父欲驚張良,張良大驚。
高手間過招,三言兩語、一個眼神,即知對方知否。
(講這段時不輸聽武俠小說說書,初聽拍案、複見亦拜服。)

從無字處讀書。(老父去而復返段)
雙方等級相同,才會是歷史佳話,不然會變笑話。

『不後』:在兵法中,萬全準備,算至無可算。
不恃敵之不來,恃吾有已待之。

絕對的先:設計環境、出乎對方意料。(How)
「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失去防備),後如脫兔、敵不及拒(出奇制勝)。」

忍,就是等待時機。
歷史就是講「時」與「變」的學問。

「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史公精煉筆法)
『常』『習』『誦』『讀』之。功夫之所在。
古人讀書是有層次的:
(1)第一層:誦書:背到滾瓜爛熟,不會要用才翻。
(2)第二層:讀書:分析辨別其中道理。
(3)第三層:念書:念沒有口字邊。是「今+心」,時刻放在心中。(即『習』)

============================課後行動============================

我忽然理解周伯通讓郭靖背書的手法了。()
看來錄音筆還是要重新拿出來用。

和以前練樂器一樣,沒有把譜背起來,就彈不順。
彈不順就不可能到流暢表達的層次。
透過背誦,有時會另外有意想不到的靈光一現與融會貫通。

同樣的語段,其實大概聽過三遍就能有印象,十遍應該能背上兩段。
必要的語段用自己聲音錄雖然彆扭,但通車間也能邊睡邊聽邊背吧。
如果要錄音,就以第一講中題到的《孫子兵法》下手吧。

這會是很可怕的自行作業啊 Q"Q
除了克服「蔽ㄘㄟ」的錄音失敗,可怕的是要聽錄成功的音軌啊囧
上次易序卦傳錄完聽兩次就放在手邊了。

但再試看看,應該會很好玩。
試成功之後用聽讀可省不少力氣。失敗的話,試過再放棄不遲。

預計完成時間:2015.06.06() PM 10:00前。

2015年5月30日 星期六

好好玩之 Coursera 課程─Python

【註:不會寫程式的一類組(文法商)觀點】

Coursera - Python 課程前言與目錄摘譯:
本書是簡易的。
緣由:沒有好教材→想自行編寫→合作改編。
以Dr. Atul Prakash "Think Python"再編修,章節順序變動調整。更易上手。
每章節有練習題。
本書學習後,有興趣可延伸閱讀 Allen B. Downey's "Think Python" book.
Open materials are so important.
開放版權的威力與影響(在下即受惠者)。

=========================================================

開放課程真的是很恐怖的東西。
在下忽然能理解,為什麼春秋戰國時代,孔子能讓社會加速崩壞。
知識快速便利的流布,能把人帶往新的實作的方向去。
=========================================================

若只是會計人,其實不需要會寫程式。
若是稽核人,也不必然需要寫程式。


真正起心動念想學,大概是工作到第五年半的時候。

第一個卡點,是稽核作業必然且須要檢查運用分析系統資料。
第二個卡點,是受核者提供資料的完整性、真實性與正確性的基本考量。

當時這兩個卡點都有替代性方案,可確實疑難排除。
所以就暫時壓下了。

大學混混噩噩沒學會Visual Foxpro, 
大學與工作休假的返家時間,也從未受到小猴老爹的感召、跟著學。

老爹是平凡的公務員事務官。
認真作事的公務人員其實完全不爽。
沒資源、沒人、多得是靠關係進來不作事領薪水的咖。
那些又都配有基本捅簍子技能,還得別人幫忙擦屁股善後。
沒有專門 IT、沒啥經費。
當內部稽核後某次回家聊天,聽到這都快翻白眼了。
之後更凹假日集訓後馬上變身採購稽核還沒薪水,閒話休題。

一樣得自己掏錢用晚上的時間學程式架站,
還得真的弄出可用的系統給全廠區員工使用。
遇到了,就得會。而且一定會。
讀汽修科、政研所,一樣可以寫好程式。
原來老爹在很多年前,就在跨界了。
也算讓單位的資訊系統荒地開花,
聽說(至少)一套十幾年前寫好且妥善維護的程式,
到現在其他同事用都還會「哦樂」,其實,很強。


再次起心動念而且確定一定要學寫程式,是去年的啟蒙。

其一:我好想去 g0v 黑客松啊 (無誤)
雖然 g0v 黑客松歡迎各路專家參與,
但去那種活動,還是該會寫程式吧(咦)
寫程式就要用 Apple 電腦啊(迷信)
g0v的理念(開源、透明)、行動力和實踐者們,都很強。
沒有至少弱連結以上的基礎,好像很難切進去(?)

其二:發現其實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作稽核:
沒有充足的資訊、無法作出適當的決策。
公開透明,透過檢驗,發現問題。
這完全是稽核在作的事啊?
當人家有資料就能看出問題的時候,你的競爭力在哪裡?
嚴格上只要有基本良知道德,中人之資,都能勝任。
不過在下覺得最驚悚的,是同業沒人在怕。

其三:發現其實只要有心,個人專技也能不只是稽核:
在下最偏愛的TED影片,是 Logan Laplante 的「駭客思惟」
在他最喜歡的滑雪裡,一段路程中,能有上千種方法。
去試。去享受生活。
為什麼後來人長大,很容易把自己以公司/職銜/專業為界限?

何以自限?
金錢、時間等資源有限、沉沒成本、機會成本會讓人縮手。
自限不會累死自己、以前的模式可以專項專精建立不可取代性。
不過現在不行了。不足。不夠。

如果時間環境允許,又有興趣,何不試試?
它必然是不同的經驗。
學一個新的、有趣的又有用的東西。
而且有個免費又易學的入門磚。
看完這篇,等於還附贈一位同學,還會有中譯筆記。
上課基本要求,是:英文能力(聽課+寫程式)和好奇心。
(幸好好奇心只會殺死一隻貓)
而這項技能,必然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會派上用場。
有趣的課,要不要跟?

不過即使環境不允許,不到極限之前,在下也會嘗試。
經歷過時間擠壓的人,會知道可用時間的可貴。
以及錯過後漫長的等待。


這年代,連當總統都要會寫程式了。
(雖然歐巴馬是寫 Javascript)
從不會到會,再從會往熟練專精前進。
就像是從 0到 1,在從 1到多一樣。
只有一開始難而已:心態。
相信自己。
(奇怪到底有什麼信心覺得自己一定會 XDDDDD)


Grasp the time.
Bon voyage.

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

好好玩之 Coursera 課程─秦始皇

等到呂世浩教授的 Coursera 線上課程─「中國古代歷史與人物──秦始皇」
應該是幸運的。只等了半年。

2014年中已聽說,但直到 2014年 TED 大哉問 遠端 online才得見大師風采
一段圯上納履,就讓人驚佩太史公之文思、人才鬥志與互動進退,
以及跨越時代的生存心法。

 18分鐘裡,深入淺出、有趣有哏的讓人記住故事,
讓人知道歷史的有用,也讓你知道你有能力了解並有效使用它。

借鏡。

離開學校後,歷史成為故事、茶餘、奇譚。
常見的運用是,以歷史場景加上儒家思維的訓誡。
服從與警示大於思辨及反省。

聽完大哉問後,馬上就註冊 Coursera了。
但秦始皇課程已告一段落,只能等再次開課。
奇怪不輸給 online game 等副本開啟啊?
幸好去年底順利跟到「史記(一)」

英文能力普通,故由台灣中文課程接觸 Coursera.
接觸新事物最簡易的方式,就是讓自己感到「超級好玩」。
至少至少至少,絕對不能討厭。
只要不方便、麻煩,依人的惰性,很容易就縮回去了。
(這跟誰拖很久沒寫部落格,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使用 Coursera後,深感優質學習超越地理與校際之威力。
好老師、好內容、好啟發,竟然不用錢!(申請證書另計)
只要你有網路、有電腦、有興趣,就能得進。
這對於台灣責任制上班族,根本就如同福音。

「不用趕路到學校裡去上課、
不用小心挑老師避地雷或服勞役、
不用大拜拜活動或常態交際模式,
想聽就聽,隨手暫停,更好運用時間。」

可以很歡樂、不用正襟危坐的上課。
可以吃點心、喝飲料、東床快婿式猛虎落地式隨你選。
(小獅問我為什麼跪著用電腦 XP)

但腦袋得快速轉動,才跟得上教授所傳遞的意思。
是有別於以前校園裡「記憶、默背、標準答案」的思考,
是想盡辦法去貼近、揣想、設身處地,試著『重新下決策』。

呂教授在一些點上,提醒、提點,
不同史段的換位思考,則各有當然、意外、驚豔、恐懼等臨場感。
不用 3D、不用音效。
只在字裡行間。
幾次在極其有限的時間下,決策的結果是:『你已經死了』
下錯決策,真的會全滅!
超難der 啊啊啊!

可以當作模擬主管、模擬老闆、模擬創業家的練習題。
然後感受那種壓力、無援,練習接受失敗、耐挫、鍛鍊肩膀。
有機會事先練習,比真身在局中千均一髮面對問題,能更有贏面。
能理解到,這是歷史之所以為帝王之學的原因。

當年在大學,是選了文學院的史記。因為不衝堂。
同樣使用瀧川龜太郎大師的版本,但文學院僅對字句考究,宣揚德與非德。
等聽到呂教授的拆解、分析、立論、思辨、據理、為鑑,選擇,
通過比較,也更能理解,「目的」不同、焦點不同,作用就不同。

此處非關對錯。
簡語對話、一字褒貶、篇章的夾縫裡、字裡行間中,
努力貼近還原當時現場、並感受思慮之細、用心之深、力求中正。
其實,司馬遷除了博通文史,也是稽核。
搜集 / 分析 / 比對 / 訪查 / 交互驗證 / 取可信者 / 為之記錄。
有神快拜 XD

========================================================

每週一次課程,每次約 1~1.5個小時。課程全 7次。作業 3次。
無例行小考,僅於每週課間影片有小題目。

每次作業分作三段:交件、互評、得分。
未依序完成,則無得分。未達合格標準者無法身證。

交件前,比的是文筆、眼力、觀察、條理。
交件後,比的是閱讀、判斷、思辨,邏輯,與運氣。
來自全球的同學,隨選 5份作業,要遇到精煉文采,幾乎是萬中選一。
還要想辦法 google 並剔除抄襲者與舞弊者。

課間小作業還能讓人當小老師,增加參與感,也超級有趣。
在「好好玩」之中,鍛鍊閱讀、判斷、給評、公允無偏。

一門課其實有超多眉角在裡頭。


只要有興趣,入寶山,絕不會空手而回。
也沒人說一次要拿多少,開心,有所得,能為用,就好。

2015年5月28日 星期四

關於我

個人簡歷:

內部稽核師 (CIA)
能坦會補血的法師
能設計自己婚戒的狠角色

從事稽核相關工作 9年多

平常除了工作和通勤外,幾乎不遇生人。因為工作的無界性,相對於其他職種,有更廣域、更快速、轉化為用以及堅持等技能。但相對的、不夠專精、破碎連結、急促性與較少人情,是職業的副作用。近兩年發現了無人處理但可填補的裂隙,受到去年學運感召,開始以更主動但又有趣的方式,填補工作與人生的不足。

工作性質必須低調,所以是無法遞名片的人。但也因此想通了無需以機構名稱自介、不倚賴的不卑不亢、不用等別人給資源才作事等好用觀念。以此機緣認識了台灣厲害又有趣的強者們,間接促成了本部落格的建置

關於本站

站名釋義:

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只要據著一角,就可以開心的吃喝玩樂。
如果別人來打,就跟著山大王進入對戰模式。
是個平農戰兵的概念。

一猴、一水、一小山,
從涓滴、到細流、成幕濂。
逐漸累積。
========================================================

普通上班族的簡易練習部落格。

新建之初,無明確主題。邊寫邊試邊尋找。

有人問為什麼不寫工作專業分享?
因為無法以專才自稱,工作專業剛好對人生與交遊難有直接明顯助益。
真要說比人多一些些的強項,大概是「駁雜而不精」,「略懂略懂」。
但,這樣就有夠多有趣的東西可以分享了。


「如果對於你不很喜歡的事,都能認真全力以赴。
那你做你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的時候,會怎麼樣呢?」

不知道真正喜歡什麼。

所以,就想辦法去試出來吧。
答案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順便在這裡留下追逐的歷程。


一隅之見,歡迎各種討論與建設性的批評。



明芳  乙未初夏  201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