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好好玩之 Coursera 作業:peer review stage

史記(一) 和 中國古代歷史與人物─秦始皇,
均是三次作業取兩次成績。
每次 20分,及格分為 12分。

特別的是「同儕互評 (peer review)」。
精確的說,是 coursera 課程的特色。
因為太多人修課,不可能全部老師改,
所以 Coursera 團隊當時想出來的方法,就是交換改考卷 :D

必須完成 5份同儕作業的互評。老師有設定給分標準 (溫和)。
若未完成互評,即使交了作業,也是 0分。

交作業一定要看到 optional 以上。
這才是 peer review 精華的地方:
只要你願意,你可以努力廣博觀覽、接收轉化、鍛鍊眼光,給予評價。
評完 5份作業後,系統會說明「可以選評,非必要但非常有幫助」。

這次因為作業困難度相對低  (比起正式析論作文,算很歡樂),
加上運氣不錯,20份裡大概有 7份是台灣同學的,
所以在閱讀和內容上比較放鬆,不會摔筆。

(自己的備忘檔,看多少、看誰、給分、低分原因...等)




呂教授課程作業,題目的設計,
是讓同學本身能選一個自己有興趣的人,作深入了解。
再輔以評核機制:想高分,就想辦法挑起同學的興趣。
(這也是練習推銷的好方法。)
推動其他同學,願意去了解你所寫的人物。
同時達到「了解」、「推銷」、「散布」等功能。

同儕互評,除了減低老師改作業的負擔、增加同學參與感,
順便增廣見聞、加上動手查找翻閱其人其事。
多贏。

除了上課、練習思考、練習實作創意,
還可以玩改考卷、給分給評、欣賞別人觀點、增加新知。
從改卷裡,跟著學出題意義與鋪哏,
也從同學卷裡,觀仿視角與創意。

就是有趣。

但要看到滿分 20的作業,要靠運氣,也要靠努力。
運氣是電腦的隨機篩選、分好作業給你。
努力是想辦法多看一些、再多看一些、再多看一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