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Coursera 秦始皇─第一講:前言,筆記與行動

課間內容以普通字表示。
課間心得、連結及延伸行動,以底線標記。

============================課間筆記============================

為什麼要上這門課?開課、聽課等行為,均有其目的。
若沒有目的、好處、效用,那你做它幹嘛?
(想到魯迅:「浪費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是慢性自殺。」)

人文學科是沒有標準答案、全對或全錯的。
只有「好」和「更好」的分別。
人生也是。
(和考 CIA 時類似:少數題目的答案內容全對,得從裡面選出最好的。
 是的。不是複選。必須判斷「在這個情境下的最佳解方」。)
(行動:決策或選擇前,務必再問自己:這樣的選擇真的是最好的嗎?
 確認了再行動,行動了就無需後悔。)


大學生 → 學「生」 → 學生存 → 如何學?
目的必然推衍出相應的問句。
如何活下去?活得好?活出衷心所願的人生?再往外擴大範圍。
(是由親到疏、由近到遠、共好的概念。)
透過題出問題。思辨。
得會問對的問題、問好的問題。有好的問題,也不一定能有好的答案。

西方學問:重方法 取徑。
東方學問:重工夫 層次。

學歷史的第一個用處,是「啟發智慧」。(另兩個待下回分解。)
歷史有強烈的實用性。
對過去的事件:稽其興壞成敗之理。
近代教育以工匠概念訓練專才,故在短期內以灌輸法授以知識。
無法做到長期細緻的思辨式教育。
思辨是智慧的開端。
人們應是知識的主人,而非知識的奴隸。

如果不是為了有用而學,就只會流於應付。(自我要求的程度,騙不了自己。)
不斷拿書中的道理和自己的生命互為印證,這樣讀書、讀歷史才會有用。

讀歷史之法:
在事件的重要決擇、重要關頭時,掩卷試思。
「如果我是他,我要怎麼做?」
想好後,再打開書本,看他/他們怎麼做?結果如何?
自己的決策與他們有什麼差異?
孤證不力,茲舉用此讀書法名人:宋朝呂祖謙、清朝左宗棠。

歷史是磨刀石。用來磨利腦中那把叫「智慧」的刀。
磨刀石不能為你披荊斬棘,智慧之刀才可以。

經典史例:圯上納履 (張良vs老父)
(1) 忍:要嘛就別忍,要嘛就一忍到底。
(2) 先:什麼是先?相對的先?絕對的先?不後?
       先發制人、後發受制於人。先手 vs 後手。

老父直墜其履於圯下,是老父欲驚張良,張良不驚。
張良長跪履老父,是張良欲驚老父,老父不驚。
老父以足受笑而去,是老父欲驚張良,張良大驚。
高手間過招,三言兩語、一個眼神,即知對方知否。
(講這段時不輸聽武俠小說說書,初聽拍案、複見亦拜服。)

從無字處讀書。(老父去而復返段)
雙方等級相同,才會是歷史佳話,不然會變笑話。

『不後』:在兵法中,萬全準備,算至無可算。
不恃敵之不來,恃吾有已待之。

絕對的先:設計環境、出乎對方意料。(How)
「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失去防備),後如脫兔、敵不及拒(出奇制勝)。」

忍,就是等待時機。
歷史就是講「時」與「變」的學問。

「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史公精煉筆法)
『常』『習』『誦』『讀』之。功夫之所在。
古人讀書是有層次的:
(1)第一層:誦書:背到滾瓜爛熟,不會要用才翻。
(2)第二層:讀書:分析辨別其中道理。
(3)第三層:念書:念沒有口字邊。是「今+心」,時刻放在心中。(即『習』)

============================課後行動============================

我忽然理解周伯通讓郭靖背書的手法了。()
看來錄音筆還是要重新拿出來用。

和以前練樂器一樣,沒有把譜背起來,就彈不順。
彈不順就不可能到流暢表達的層次。
透過背誦,有時會另外有意想不到的靈光一現與融會貫通。

同樣的語段,其實大概聽過三遍就能有印象,十遍應該能背上兩段。
必要的語段用自己聲音錄雖然彆扭,但通車間也能邊睡邊聽邊背吧。
如果要錄音,就以第一講中題到的《孫子兵法》下手吧。

這會是很可怕的自行作業啊 Q"Q
除了克服「蔽ㄘㄟ」的錄音失敗,可怕的是要聽錄成功的音軌啊囧
上次易序卦傳錄完聽兩次就放在手邊了。

但再試看看,應該會很好玩。
試成功之後用聽讀可省不少力氣。失敗的話,試過再放棄不遲。

預計完成時間:2015.06.06() PM 10:00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